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产业命题:水稻一次性绿色施肥技术及配套专用肥料。命题要求答题方研发新型全生育期供肥产品、建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降低污染、绿色生态的目的。
团队针对当前稻米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水稻产量低、施肥量大、用工多、施肥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水稻一次性绿色施肥技术及配套专用肥料的解决方案。通过试验和研究,成功研发水稻专用定制缓混肥产品、高效轻量化机插侧深施肥装置、创新水稻一次施肥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肥料的精确定量施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契合命题需求。
项目依托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基地,团队成员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实验项目与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为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专注于水稻一次性绿色施肥技术及其专用肥料的研发,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了与水稻吸收规律同步的供肥,将肥料利用率从国内不足40%提升至与国际60%相媲美的水平。项目自主专利63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软件著作1项,形成技术垄断,填补了市场空白。
实现维度上,项目实现了每亩肥料成本降低70元,每亩增产306斤,预计为企业带来约1.4亿元的总效益。未来将在与农垦集团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与黄海农场、东辛农场等农场的合作,实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该项目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减少了21.9%的化学氮肥使用量,提高稻米品质,实现稻米产业的升级,获得中国“好米榜”金奖。预计到2025年,项目将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姓名 | 所在或毕业院校 | 毕业时间 | 学历 | 学位 | 所学专业 | 成员类型 |
---|---|---|---|---|---|---|
陶伟科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4-09-20 | 博士在读 | 博士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 团队负责人 |
左蒙欣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农学 | 成员 |
王祉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农学 | 成员 |
滕昕洋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农学(金善宝书院) | 成员 |
张雨含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植物保护(金善宝书院) | 成员 |
周涵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植物保护(金善宝书院) | 成员 |
高钧岩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会计学 | 成员 |
郭梦婉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8-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动物医学 | 成员 |
陈世杰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6-06-20 | 本科在读 | 本科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成员 |
姓名 | 所在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 | 职称 | 教师类型 |
---|---|---|---|---|---|
李刚华 | 南京农业大学 | 水稻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构建原理及精确定量栽培、水稻机械化轻简栽培与节能减排、水稻耐盐机理与调控等方面 | 副院长 | 教授 | 指导教师 |
江瑜 | 南京农业大学 | “稻田生态、土壤耕作、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水稻丰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稻作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 博士生导师 | 教授 | 指导教师 |
孙小雯 | 南京农业大学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模式研究、思政教育、农村区域发展、耕读教育体系构建 | 院团委书记 | 讲师 | 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