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分析:项目回应新大陆集团命题,题目为人工智能在病虫害识别和防治领域的深度应用,命题要求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病虫害的自动识别与预警,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项目团队设计一款集环境监控、视觉巡检、智能问药功能的病虫害防治产品——“护棚宝”,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设施农业大棚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
教育维度:
1)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拥有产业学院、省级一流专业等。
2)学校实施“服务泰州”行动计划,师生经常赴周边乡村助农、兴农。
3)团队依托省级劳动教育优秀实践一等奖课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创32项目,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6项、知产25项,学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思想的升华。
创新维度:
创新技术包括:
(1)创建大棚作物宜生长环境模型,全程保生长,防病虫害;
(2)搭建病虫害早期诊断模型,模型准确率超过80%,解决病虫害早期发现难,不易区分的问题;
(3)构建智能问药系统,通过AI交互和专家系统,解决病虫害规范治理难的问题。团队拥有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查新结果显示项目具有新颖性。
团队维度:
1)负责人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6项,专利软著5项。
2)团队核心成员涵盖计算机、农学、物联网等多学科背景。
3)时代楷模赵亚夫、江苏省草莓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赵密珍等多位专家为项目把脉指路。
实现维度:目前已在16家草莓基地和种植户,5个黄瓜大棚和7个西红柿大棚试用,面积超过800亩设施大棚,效果良好,并已与江苏省草莓协会、泰州市植保植检站达成技术合作;同时与新大陆、圣大节水、桦圣科技等合作商达成深层次合作。产品试用效果良好,得到时代楷模赵亚夫和江苏省果树研究所主任赵密珍研究员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广大种植户和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
社会价值维度:1.带动就业和民生福祉:三年内可直接带动就业100多人,间接带动就业10000多人。预计产品使用面积占全国设施大棚面积的1%,可帮助农民增收10亿以上。2.社会文明:助力推动设施农业种植行业向智能化转型,进而促进传统农业物联网产业智能化进展。3.生态文明:产品可减少农药使用约20-30%,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农作物药害及抗药性发生。
姓名 | 所在或毕业院校 | 毕业时间 | 学历 | 学位 | 所学专业 | 成员类型 |
---|---|---|---|---|---|---|
张雨诺 | 泰州学院 | 2026-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团队负责人 |
康敏 | 南京农业大学 | 2025-07-01 | 研究 | 学士 | 农业信息学 | 成员 |
姚文艺 | 泰州学院 | 2026-07-01 | 本科 | 学士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成员 |
汪子涵 | 泰州学院 | 2026-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孙文博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张奇涵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吴杨 | 泰州学院 | 2025-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李永明 | 泰州学院 | 2026-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陆青 | 泰州学院 | 2025-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赵月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 成员 |
吴楚楚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张炼燃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王子航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叶开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陈艺 | 泰州学院 | 2027-07-01 | 本科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姓名 | 所在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 | 职称 | 教师类型 |
---|---|---|---|---|---|
谢丹艳 | 泰州学院 | 智能应用系统开发 | 讲师 | 讲师 | 指导教师 |
彭海静 | 泰州学院 | 大数据应用开发 | 副教授 | 副教授 | 指导教师 |
宋振宇 | 泰州学院 | 人工智能 | 副教授 | 副教授 | 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