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要求:
1)在现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提高预警的精准度。
2)增加监测系统的功能,确保火灾救援决策的快速、高效。
3)救援行动中实现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实现火灾监测与救援的有效整合
解决问题:
针对现存森林草原火灾预警与救援中存在的监测不及时、探测效率低、救援指挥整合差问题,提出森林防火监测激光雷达三大技术,解决对应痛点问题。
针对方案:
提出烟风同步探测激光雷达系统,提高监测识别准确率;提出电频域差分鉴频技术,提高火灾监测效率;提出火灾前向最终技术,定点监测,实时研判。
解决对策:
1.提出偏振相干耦合探测系统
通过同步识别烟粒子形状和大小及风场信息,提高火灾预警精度80%。
2.提出电频域差分鉴频技术
风场反演效率提高10倍,快速得到火势发展情况。
3.火灾前向追踪技术
溯源火点,地图定点、实时监测,获取火势蔓延的速度和方向。
项目实现:
2022年1-5月,四川凉山森林防火期监测;2022年11月,山西高平森林消防应用;
2023年7月,河北唐山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联合监测;2023年8月—10,中科院-复旦联合观测项目;
媒体报道:
2022年6月,获得中国应急管理报宣传报道;2023年3月,参加首届百花双创节,获江苏新闻报道。
2024年4月,受江苏省团委邀请拍摄作品宣传片;2024年4月,参加武汉应博会,受科技新闻报道。
2024年5月,参加江苏省科创嘉年华,获得江苏卫视报道。
项目将大大提升火灾监测与救灾能力,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升级,为森林防火市场提供新方案。
姓名 | 所在或毕业院校 | 毕业时间 | 学历 | 学位 | 所学专业 | 成员类型 |
---|---|---|---|---|---|---|
魏方志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7-06-01 | 研究生 | 硕士 |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团队负责人 |
蒋雅琪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6-06-01 | 本科 | 学士 | 大气科学 | 成员 |
刘思涵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6-06-01 | 本科 | 学士 | 大气科学 | 成员 |
余佳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4-06-01 | 本科 | 学士 | 信息工程 | 成员 |
严乐怡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6-06-01 | 本科 | 学士 | 经济统计学 | 成员 |
张玉尧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6-06-01 | 本科 | 学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易丽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25-06-01 | 本科 | 学士 | 大气科学 | 成员 |
薛捷升 | 南京信息工程大 | 2029-06-01 | 研究生 | 博士 | 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 成员 |
陈逸翔 | 南京信息工程大 | 2027-06-01 | 研究生 | 博士 |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成员 |
韩豪彬 | 南京信息工程大 | 2026-12-01 | 研究生 | 博士 | 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 成员 |
宗莲 | 南京信息工程大 | 2024-10-01 | 研究生 | 博士 |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成员 |
苏练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4-10-01 | 研究生 | 博士 | 地球物理 | 成员 |
吴柯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4-10-01 | 研究生 | 博士 | 地球物理 | 成员 |
邬昊鹏 | 南京信息工程大 | 2025-10-01 | 研究生 | 博士 |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成员 |
罗芙 | 南京信息工程大 | 2025-10-01 | 研究生 | 博士 |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成员 |
姓名 | 所在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 | 职称 | 教师类型 |
---|---|---|---|---|---|
夏海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探测 | 院长 | 教授 | 指导教师 |
裘家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探测 | 教授 | 校聘教授 | 指导教师 |
章振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探测 | 教授 | 校聘教授 | 指导教师 |
余赛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探测 | 教授 | 校聘教授 | 指导教师 |
胡佳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探测 | 讲师 | 校聘教授 | 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