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作为新能源之都,锂电领域备受关注,企业与我校开展丰富合作。在项目制教学过程中团队发现:制约电池性能的因素不仅停留在电池本身,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输出效率。目前高端乘用车的BMS供应体系封闭且趋于完善,然而其他动力锂电车种仍缺乏完善的系统,这些系统耗电高,会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我们先为低速(最高速度小于70km/h)四轮车研发BMS,并在此基础上将应用拓展至二三轮车。
针对上述场景中BMS存在实时数据精度低、电池均衡误差大、温度管理效率低的痛点,我们分别提出了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实时状态估计算法、主被动均衡搭配的电池均衡方法和改进的四维度温控算法,在进行设计与仿真、采购与加工、集成与调试、实验与试验四大环节实践后,研制出面向低速四轮车的F-01与F-02型和面向二轮车的T-01型锂电池BMS。研制过程中使用的创新算法已申请7项专利。经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验,F-01型BMS可使旅游观光车常用的某品牌磷酸铁锂电池使用效率提升15%;F-02型BMS能延长锂电池寿命27%~30%;T-01型BMS可使某常用二轮电动车电池使用效率提升8%。
产品已被无锡珩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并应用在5A级景区的旅游观光车上,累计节约用电量4.1万千瓦时(度),减少碳排放31.9吨,此外常州云鲲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产品试用,有效循环次数提升30%。
团队已于2024年6月18日成立公司。成立公司后,将上述无锡珩信、常州云鲲的意向订单落实为购销合同。我们将从安夏电子等上游企业采购元器件并加工电路板,由团队成员完成算法烧录与组装调试。近期我们还收到了南京赛久和江苏精测的试用报告,预计今年销售额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可突破300万元,计划在2025年融资200万元,并释放8%的股权。
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智能制造、材料、车辆、电气等与锂电池BMS相关的专业。
产品的应用将减少电池制造端矿产消耗和能源消耗,减轻废旧电池回收压力,还可节电减排(百台车万公里节电1.5万千瓦时)。
未来在技术更新与市场开拓的基础上,目标是将更节能更合理的控制器应用在更多新能源车辆上,助力新能源车辆走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