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驭未来-开创无损化激光清洗技术新时代

第九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进入路演,等待决赛
李金远 (2023nuaa#bcy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曦驭未来-开创无损化激光清洗技术新时代
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新工科类
  • 线下实体
曦驭科技
创意计划阶段
可以向所有人公开
工学

被誉为“清洗工业颠覆者”的激光清洗具有以柔克刚、表面零接触加工等优点,符合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本项目致力于解决航空航天工业质量要求高、产品清洗难等问题。通过借助相关技术研发突破,推出高质量激光清洗产品,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高质量清洗方案,引领了清洗产业创新升级。

本公司推出了以下核心产品首先是产品1:高效率激光清洗设备,借助复合激光清洗头,该设备实现了清洗工艺与强化工艺的工艺结合,有效缩短的加工效率,此外宽幅激光束与匀化光纤的运用,在实现光束质量能量均匀的同时降低了能量损耗,实现了绿色化清洗;再者是产品2:长寿命激光清洗头,其核心为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新型热管散热方式的激光清洗头,借助该散热方式,有效弥补了高功率激光头发热量大,寿命短的缺陷,实现了清洗功率的大幅度提升,有效扩展了激光清洗的加工工艺范围 3:智能化激光清洗软件,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参数优化系统,适配各传感器监控端传输数据流并实时计算,实现对激光清洗工艺参数的优化,提高了清洗质量与效率,做到了无损化高效清洗。

经市场分析可得,伴随着党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求的提出,以及一系列的国家重大规划准略布局的加持,制造业产业升级速度激增,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于高质量清洗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各领域对于无损化,高质量清洗需求越发旺盛。其中2022年中国清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同比增长8.13%。同时期下,全国高端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质量能级不断提升。而在目前,传统清洗方式由于受到“强化清洗工序分离、加工效率低”;“高功率清洗头易损、加工材料局限”;“高度依赖人工经验、清洗质量差”等缺点的限制,无法满足现代工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迫切需求。传统清洗工艺急需升级,发展新的绿色智能高端清洗技术的需求日益提升。从总体的战略布局,再到细化的产业应用;从国际的产权安全,再到中国的技术自主;从市场的资金规模,再到企业的销售渠道,我们无一不能看出拥有高端清洗设备的自主知识产权,提升综合制造实力的重要性。

由前期调研发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南京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电车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对高质量表面清洗都有潜在需求。

公司未来将主要打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为客户提供绿色、智能、高端的清洗设备与服务。

 

就财务分析而言,本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计划第二年出让15%的股份,吸引 600万元的战略投资。经过合理的财务预算,未来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稳步增长,其中:销售额从第一年的2200万元持续增长到第三年的8700万元。各项财务比率指标充分显示了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营运、偿债和发展能力。投资分析显示在折现率为19.5%的前提下,本投资项目的投资净现值为835.66万元,内含报酬率为 72.60%,静态回收期为1.4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8年,表明我公司投资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较高的投资回报和可控的投资风险。本公司预计在第三年引入风险投资,用于产品线的拓展以及在不同领域间的产品推广。

就人员分工而言,创办初期,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建立高效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未来,随着业务范围和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将建立以事业部为主体的组织结构。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广邀各类人才加盟。

公司创业团队由技术、市场、商务、财务等各方面优秀人才组成。其成员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各类科创竞赛奖项等,每位成员均有丰富的科研或商务经验。团队成员将成为技术、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工作中的核心人员。本团队将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建立一个高盈利和高回报的公司。

为支撑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将采用多种方式争取外部优质资源的支持,聘请激光清洗领域领域专家出任公司技术与市场顾问,保证公司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本公司作出了以成为世界一流的无损化激光清洗服务供应商为愿景,制定了三个“三年计划”:

初创期(1-3年),同时开辟航空航天制造企业、新能源电车制造企业、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三方主营市场,以高质优价的产品服务打入市场。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激光清洗装备研发与制造,并配套相应技术服务。在积累原始资本的同时,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成长期(4-6年),继续加大激光清洗技术层次研发,升级公司技术设备,调整公司产线模式。在逐步占据航空航天、新能源电车、轨道交通的制造领域市场后,公司将拓宽技术应用领域,基于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进入中层次应用领域,不断提高研发层次,针对不同行业的特征提供具有优势侧重的高精尖技术产品,将目标客户由航空航天、新能源电车、轨道交通推广逐渐至电力电子、家电等制造行业。在扩大产品应用行业的同时,形成研创相辅的技术开发生态,为国家制造业产业升级注入力量。

成熟期(6年以后),公司始终保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进一步掌握高性能智能制造业关键技术,不断升级迭代产品功能及版本,保证产品在国际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并在占据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渐向国际市场进军。在技术发展达到新高度的同时,为激光清洗工艺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激光清洗技术领域相关标准引领新标准。

姓名 所在或毕业院校 毕业时间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成员类型
李金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团队负责人
邹屹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成员
金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成员
郭士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成员
陈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成员
徐大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成员
李知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成员
庄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6-01 本科 本科 自动化 成员
戚家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6-01 本科 本科 工业设计 成员
徐弈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成员
汪子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机械工程 成员
李润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3-06-01 本科 本科 自动化 成员
许茹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6-01 本科 本科 金融学 成员
吉哲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6-01 本科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成员
梁思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本科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成员
姓名 所在院校 研究方向 职务 职称 教师类型
徐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先进制造技术 副主任 教授 指导教师
黎向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先进制造技术 教授 教授 指导教师
葛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ADCAM 讲师 讲师 指导教师
张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制造信息化技术 讲师 讲师 指导教师
王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工程 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指导教师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