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声”——通过超声神经调控实现免疫疾病治疗

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路演-省级一等奖
崔之三 (ND2024005)
南京大学
运动人“声”——通过超声神经调控实现免疫疾病治疗
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新医科类
  • 硬件
运动人“声”项目团队
创意计划阶段
可以向投资人公开
医学

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如何通过增强免疫系统抵御疾病风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运动作为一种经济、便捷和无创的干预方式,具有显著的免疫机能增强效应。但是一些免疫疾病患者无法通过运动改善免疫机能,那么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不能运动的人群无需运动就能够达到与运动相似的效果呢?

超声神经调控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神经调控方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临床应用中,超声神经调控技术目前仍聚焦于传统的热效应对组织的损毁作用,关于超声调控神经系统这一方面仍未有实际的临床应用。我们通过研究初步阐明了小脑-下丘脑间存在直接的神经投射,并进一步下行至脊髓、交感神经系统,并继续下行直至骨髓,并从多个层次阐明小脑-下丘脑投射通过调控交感神经系统输出作用于下游免疫器官,在运动介导的免疫调制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基于此开发了一种安全的超声调控装置对小脑-下丘脑神经环路进行精确操控,从而达到对于全身炎症人群进行免疫治疗的目的。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经颅超声刺激相比经颅磁刺激发展起步更晚,目前尚处于科研阶段,临床验证尚不完善,但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刺激深度深、穿透能力强等优势,在阿尔茨海默病、癫痫、运动障碍等治疗中应用具有良好潜力,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我们的项目融合了生物学、声学和工程学的最新突破,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优势。这种跨学科的结合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还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水平与应用前景。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我们的项目在精准性、效率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崭新的的技术方案。

姓名 所在或毕业院校 毕业时间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成员类型
崔之三 南京大学 2024-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生物科学 团队负责人
杜秉泽 南京大学 2024-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物理学 成员
周扬轩 南京大学 2024-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生物科学 成员
陈俊毅 南京大学 2024-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生物科学 成员
张瀚之 南京大学 2026-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新闻与传播学 成员
陈竟一 南京大学 2026-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新闻与传播学 成员
阮怡轩 南京大学 2025-07-01 大学本科 学士 生物科学 成员
姓名 所在院校 研究方向 职务 职称 教师类型
朱景宁 南京大学 生理学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指导教师
屠娟 南京大学 声学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系主任 教授 指导教师
张潇洋 南京大学 生理学 特聘研究员 特聘研究员 指导教师
汤扬 南京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南京大学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助理研究员 指导教师
祝安琪 南京大学 思想政治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指导教师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