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路协同政策目标来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智能交通迎来快速发展的一年。利好政策频出,为智能交通发展护航。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相关部门就出台了18个关于促进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涉及智能交通发展的政策达14个。政策的制定体现出战略与标准并重的特点,聚焦产业支持及测试示范管理政策制定,从法规建设、资金保障和试点城市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支持。
2022年,这一势头得到延续。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据中研产业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分析,2016-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由973亿元增长至1658亿元,预计2022年达到2133亿元,2026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智视未来团队根据北京百度智行有限公司命题要求,开发具备超视距感知控制能力的云边端集成式车路云协同系统,已经试用于南京5G智慧园区进行路端协同感知超10万小时,解决了夜间、雨雪等天气感知难的问题。云控技术在车端经过避障检测、异常态势预测等重要检验,测试车辆事故率为0。是全国先进的云边端车路协同控制系统,参与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多位于溧水区等地的车路协同示范区。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厅书面感谢。
姓名 | 所在或毕业院校 | 毕业时间 | 学历 | 学位 | 所学专业 | 成员类型 |
---|---|---|---|---|---|---|
王建隆 | 东南大学 | 2023-06-20 | 本科 | 学士 | 机械工程 | 团队负责人 |
李彩妮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信息管理 | 成员 |
朱东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能源环境 | 成员 |
周雨滋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信息管理 | 成员 |
任鹏飞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机械工程 | 成员 |
卢爱妮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研究生 | 硕士 | 物理学 | 成员 |
钱敏 | 东南大学 | 2023-06-20 | 研究生 | 硕士 | 机械工程 | 成员 |
阿热孜古丽·卡依丽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核技术与核工程 | 成员 |
李卓桐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金融学 | 成员 |
陈涵泳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土木工程 | 成员 |
蒋联响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交通工程 | 成员 |
欧阳鑫婷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信息管理 | 成员 |
李尚杰 | 东南大学 | 2023-06-20 | 研究生 | 硕士 | 机械工程 | 成员 |
王子威 | 东南大学 | 2023-06-20 | 研究生 | 硕士 | 机械工程 | 成员 |
从哲 | 东南大学 | 2024-06-20 | 本科 | 学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成员 |
姓名 | 所在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 | 职称 | 教师类型 |
---|---|---|---|---|---|
耿可可 | 东南大学 | 车路协同、智能感知 | 无 | 副教授 | 指导教师 |
殷国栋 | 东南大学 | 车辆动力学、多智能体控制 | 教务处处长 | 教授 | 指导教师 |
王金湘 | 东南大学 | 人机共驾、线控底盘 | 院长助理 | 副教授 | 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