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金属包括钨、钼、锡等,是支撑国家经济稳定与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战略意义大。战略金属富集分离需经过浮选流程,普遍面临回收率低的难题,其技术瓶颈为粒度细而难捕获、表面性质差而黏附不稳定以及过程效率低,造成严重资源流失和经济损失。团队依托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发挥资源领域学科交叉优势,历经多年技术迭代,研发了战略金属非均衡涡流强化浮选装备,通过浮选过程的多尺度湍流涡协同强化解决其三大技术瓶颈,有效提高战略金属浮选回收率;已申请专利15项,授权8项,其中第一作者申请3项,授权2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5篇,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鉴定。采用外包加工模式,已与江苏中浮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定制服务;目标市场锁定湖南、四川等地矿产资源综合基地;采用多方联合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包括行业会议、期刊广告推广等,逐步扩大业内影响力。公司成立后拟融资600万元,主要用于委托加工、技术研发等;盈利模式为设备销售,不同类型设备售价约30-100万元,达产后销售额在2026年突破亿元。针对潜在风险,团队紧跟政策风向标,深化校企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在产品技术和处理对象实现协同迭代,确保技术领先。团队负责人是涡流浮选技术主要研制人之一,曾入选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团队聚集矿业工程、流体力学、金融学等多领域人才,致力打造一流创业团队,为增强国内战略金属资源保障能力贡献力量。
姓名 | 所在或毕业院校 | 毕业时间 | 学历 | 学位 | 所学专业 | 成员类型 |
---|---|---|---|---|---|---|
王海楠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06-30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团队负责人 |
李丹龙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4-06-30 | 博士研究生 | 学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陈瑞丰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4-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邹奇奇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4-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杨哲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2-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石嵩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6-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 成员 |
刘慧雯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企业管理 | 成员 |
程秋颖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5-06-30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 |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 成员 |
梁艳男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5-06-30 | 博士研究生 | 学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郑恺昕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2-06-30 | 博士研究生 | 学士 | 流体力学 | 成员 |
王文剑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动力工程 | 成员 |
潘银海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06-30 | 硕士研究生 | 学士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张嵩雪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06-30 | 本科生 | 高中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王胜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06-30 | 本科生 | 高中 | 矿物加工工程 | 成员 |
姓名 | 所在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 | 职称 | 教师类型 |
---|---|---|---|---|---|
廖寅飞 | 中国矿业大学 | 低品质矿物分选 | 系副主任 | 副研究员 | 指导教师 |
闫小康 | 中国矿业大学 | 多相流动与分离 | 无 | 副教授 | 指导教师 |
张海军 | 中国矿业大学 | 矿物分离过程强化 | 院长 | 研究员 | 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