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转向系统作为控制汽车运动方向的关键核心,直接决定汽车操控性、安全性的优劣,也极大影响汽车经济性和智能控制水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思迪尔团队自十余年来专注汽车转向技术研发,先后攻克了电动转向、电液转向、线控转向等关键技术,为奇瑞、北汽、金龙、比亚迪等8家企业30余款车型提供了系列解决方案。电液转向亮相世界第一大商用车展——德国汉诺威车展,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针对宇通客车产业命题,团队融合前期研发的电液、电动转向技术,提供新型电液复合转向方案,该方案由传感器、控制器、电动单元、液压单元组成,具有三大技术优势。一:具有多种转向模式,可根据工况自适应切换最节能模式。二:可通过变传动比控制,修正驾驶员误操作,防止车辆侧翻。三:电-液两套机构动态互补,提升控制精度,且互为安全冗余,满足智能驾驶要求。
该方案解决了液压转向能耗高、安全性差、不支持自动驾驶等问题,相关技术指标均满足命题企业要求。团队已获PCT专利、发明专利等35项知识产权,专利转化金额超过500万元,具备快速投产前景。
英思迪尔,引领智能转向未来!
姓名 | 所在或毕业院校 | 毕业时间 | 学历 | 学位 | 所学专业 | 成员类型 |
---|---|---|---|---|---|---|
周小川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06-0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车辆工程 | 团队负责人 |
张自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06-0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吴刚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06-0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昌诚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06-0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叶宇林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6-01 | 本科 | 学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梁为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06-0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王健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06-01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王睿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2-06-01 | 本科 | 学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秦亚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6-01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刘晓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6-01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王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6-01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车辆工程 | 成员 |
姓名 | 所在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 | 职称 | 教师类型 |
---|---|---|---|---|---|
赵万忠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 | 教授 | 指导教师 |
王春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 | 教授 | 指导教师 |
宋迎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教授 | 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