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410285243Y | Processing创意编程:二十四节气动态算法字体设计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305 |
陈伊晴、任帅、白川玥、李小桐
|
徐静琪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44Y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新变及发展路径研究——以苏绣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301 |
戴骊凝
|
马双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45Y | 盲人友好公园模块化设计——以桐泾公园景观提升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305 |
彭紫凌、邵心宇、杨奕、蒋依宸、朱祺婧
|
毛晨悦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46Y | 关节人偶工作坊——手作技能交叉江南文化模式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305 |
陈晓缘、李奕锦、马晶晶、杨凯强、郑家园
|
胡小燕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47Y | IL-6介导RPECs的铁死亡参与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及其机制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白梦禾、毛佳潞、马雅雯、孙福、李桂豪
|
解来青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48Y | 递送转分化药物心脏贴片的制备及作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1 |
陈鹏、李杰、华婧伊、王沙沙、陈雨萱
|
贺丽虹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49Y | 乳酸化修饰在MIDD并发心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1 |
陈思洁
|
胡士军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0Y | 花生四烯酸纳米胶束的构建及增效放射免疫治疗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胡彬、王致远、王晴、彭伟倩、倪慧佳
|
杨光保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1Y | 氢气纳米气泡对放射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1 |
胡康硕、王晨宇、陈俊垚
|
崇羽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2Y | X射线激活型纳米光敏剂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7 |
贾梓祥、刘宇涵、谭棋文
|
何慧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3Y | 辛伐他汀诱导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表型变化促进胰腺癌进展和化疗耐受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金昱池、康艾宁、邹彦逊、刘翊
|
陈卫波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4Y | 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蒯鑫、郑欣阳、顾天颖
|
王辉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5Y | 新型仿生纳米声敏剂增强肿瘤声动力治疗及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4 |
李星润、钱燕雯、胡静雯
|
仲晓燕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6Y | 高通量捕获循环肿瘤细胞关键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刘佳辰、郑燕妮、陈嘉怡
|
丁红梅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7Y | “环境标准限值浓度”氟致斑马鱼神经发育毒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4 |
马子沐、张瑾慧、俞晨阳、姜福晨、程展轩
|
安艳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8Y | CPNE8基因介导NF-κB信号通路驱动口腔白斑癌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1 |
尼萧涵、刘梓彤、季晨希、华梓校
|
孙毅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59Y | Gαi3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全佶、张楠、李旭江、李晓璐
|
叶振宇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60Y | 司美格鲁肽改善糖基化终产物致糖尿病脂肪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2 |
邵明荟、满建萍
|
孙红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61Y | 基于元学习的病理切片图像淋巴结微小转移灶识别系统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1 |
石俊海、苏晨涵、徐雨轩、何馨宇
|
黄婧
|
苏州大学 | |
202410285262Y | 基于智能药物设计的5-HT2C受体的“正构-变构”双位配体的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江苏) | 省级 | 1007 |
孙书敏、翟漪湉、孟晨曦
|
叶娜
|
苏州大学 |